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金昌  >  县区聚焦

金昌市金川区:村居融合共发展

 2025/04/14/ 14:37 来源:金昌日报 记者 杨蓉 刘璐

村居融合共发展

  记者 杨蓉 刘璐

  “这个舞蹈室是村居融合后改的,音响好、灯光亮、地也平,比以前在村院子里跳舞条件好多了。”4月5日晚上8时,家住金川区广州路街道天源里社区的沈玉桂,像往常一样来到小区的文化活动室,跟随动感的音乐,和30多个姐妹跳起了舞蹈。

  2022年起,金川区按照“五融合三不变”的工作思路,在高崖子村和天源里社区先行试点推行“村居融合”改革,探索出了一条城乡融合推进基层治理的新路子。

  据了解,天源里社区高崖子村“村居融合”试点工作中推行了一项创新性举措,户籍住址“双登记”,既有原农村住址,又有现居住址。有了“双重身份”的村民除了享有土地承包权、集体收益分配权等各项惠农政策外,还可以享受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城市公共服务政策,两相交叉“就高不就低”。

  金川区广州路街道党工委以党建引领为先,组建了天源里社区高崖子村联合党委,实现了广州路街道对高崖子村人、财、物的统一管理。天源里社区和高崖子村实现了组织机构、户籍管理、阵地建设、公共服务、基层治理融合一体,同时坚持做到“三不变”:村级建制保持不变,涉农政策保持不变,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身份不变,确保村民利益最大化。

  “村居融合以后,将原来分属宁远堡镇党委和广州路街道党工委的两套班子、两支队伍,融合为由广州路街道党工委通过联合党委领导的一支队伍,变原来的互不隶属的两条线管理为一条线管理,大大增强了基层治理的效能。”广州路街道天源里社区党委书记汪峰说。

  按照群众意愿,天源里社区高崖子村联合党委将原来的天源里社区阵地设置为以居民办事为主、活动为辅的主阵地,将原来村委会阵地设置为完全由居民活动的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主阵地。居民活动空间由原来的658平方米增加到2045平方米,活动阵地也由8个增加到了18个,功能室设置更加丰富,利用率大幅提高。

  金川区广州路街道天源里社区宁远堡镇高崖子村联合委员会副书记的朱学年告诉记者:“现在村民们来办事,直接到家门口的便民服务大厅,由社区一站式办理,再也不用跑到10公里外的镇上去了。”

  走进滨河路街道龙云里社区的文化活动室,居民们正在练习唱歌,大家对“村居融合”后的变化赞不绝口。

  龙云里社区和西坡村联合打造了集党员教育、文体娱乐、便民服务、创业培训、就餐服务等功能于一体的服务阵地,设置了棋牌室、科普室、舞蹈室、阅览室等多样化居民活动室10个,比原来增加了5个,活动室功能更加完备,满足老人、中青年群众的不同需求,进一步丰富居民的精神文化生活,促进邻里间的和谐交流,共同缔造辖区幸福美好生活。

  “村居融合”打破了城乡界限,整合阵地资源,对便民服务大厅进行升级改造,由社区、村级以及物业公司共同入驻开展事项办理,能够为村居民提供“一站式”便民服务。

  “原本由西坡村承载的社会事务全部由社区来统筹管理,我们村集体就可以专心发展集体经济,使村民的钱袋子鼓起来。”西坡村党委书记王国军说,村居融合后,村集体经济收入逐年增加。

  龙云里社区与西坡村不断加强村居文化融合,联合成立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依托阵地组团队、依托团队搞活动、依托活动聚人心,打造“小云来了”新时代文明实践品牌项目,组织开展党群同心合唱大联欢、运动会等品牌服务活动,推动城乡居民文化交流更加深入,邻里关系更加和睦。

  市委社会工作部将按照《甘肃省推进“村居融合”改革试点工作方案》和市城乡融合发展示范区建设要求,督导县区在现有融合改革基础上,持续推进白家嘴村、黄家学村、鸳鸯池村等城郊村、城中村与相邻社区的融合,取得实效,为我市全力打造全省城乡融合发展示范区作出积极贡献。

版权声明

1.本文为每日甘肃网原创作品。

2.所有原创作品,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字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等,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每日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对接。如需继续使用上述相关内容,请致电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联系电话:0931-815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