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金昌  >  金昌新闻

碧水清流 金昌市生态治理绘就河湖新画卷

 2024/06/20/ 20:59 来源:中国环境网

原标题:每一条河流每一个湖泊都有人管护——金昌市河(湖)长制助力2023年全市地表水、地下水水质优良比例达100%

金川峡水库因地处金昌市永昌县金川河上游金川峡的峡口处而得名,像一颗蓝色的宝石镶嵌在群山之中。闻译竣/摄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千年前的歌谣穿越祁连山脉来到甘肃省金昌市。这里群山环抱、峰峦叠嶂,发源于祁连山冷龙岭的东、西两大河流,成为山下金昌市47条河的母亲河。为确保全市每条河流碧水长清,近年来,金昌市统筹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治理,深入贯彻落实河(湖)长制,以美丽、幸福河湖创建为抓手,在“水文化”上做文章,推动水、城、人、景合一,让沿岸水清景美,居民水生态获得感大幅提升。

全面开展河湖名录梳理复核,形成本底数据库

漫步在金川河畔,绿树成荫、鱼翔浅底,一步一景引得游人沉醉……由祁连山冷龙岭冰川化雪而来的金川河,是金昌市工农业生产的“生命河”。

金川河因流经永昌县北的金川峡而得名,河段长40公里,流域面积2053平方公里。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环境治理设施滞后、农业面源污染、湿地面积减退等因素,导致金川河流域生态系统遭受不同程度的破坏,水源涵养能力降低,河道自净能力与河湖生物完整性持续变差,局部地区出现水土流失、农村垃圾污水污染、农业面源污染、水域岸线遭受侵蚀等问题。

金川河流域水环境治理以祁连山生态屏障保护为核心,实行流域上游保护、中游防治、下游恢复的水生态保护思路,持续推动湿地治理、水质改善、水资源循环再利用。

金川河水管员郭玉生滑动手机相册,展示他拍摄的照片:“白鹭、麻鸭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对水质要求很高。这几年,生态功能得到恢复,鸟儿又回来了。金川峡水库每年都会吸引黄鸭、天鹅、白鹭、鸳鸯等候鸟来水库过冬,每年的栖息时间从10月持续到来年的三四月。”看着水库边候鸟群飞、你追我赶的景象,郭玉生很是自豪。

目前,金昌市正全面开展河湖名录梳理复核,逐步形成合法合规河湖本底数据库,提升美丽、幸福河湖创建质量,打造特色亮点。金水湖美丽幸福河湖创建已进入省级验收阶段。此外,创建金川河焦家庄段和紫金花海市级美丽幸福河湖,积极争取金川河北海子段列入创建省级美丽幸福河湖。实施金昌市永昌县东大河、亮峰沙沟、卡坑沟等河道治理项目,提高河流防洪能力。

一条条“高颜值”的美丽河湖,正不断为沿岸金昌百姓的幸福生活加码。

常态化推进河湖“四乱”问题整改

金昌市以清理整治河道行洪突出问题为重点,常态化推进清理整治河湖“四乱”问题整改。对全市已经划界47条河流的突出问题,采取“明察+暗访”方式,对重点流域开展拉网式专项排查整治。

同时,持续推进智慧河湖建设和美丽幸福河湖创建。全市建成河湖视频监控106路,涉及5座水库和23条名录内河流,基本实现了重点河湖全方位、统一化实时监控。加强河流和水电站生态流量监管。对确定水量分配目标并纳入全省监管的西大河生态流量(水量)进行泄放达标,对涉及河道生态流量的东大河头坝一、二、三号和金川河金川东等4座水电站进行在线监控,确保水电站生态流量按规定足额泄放。

以金川河为例,为保障其源头水质,金昌市开展金川河源头湿地治理,重点解决永昌县湿地面积减退、湿地功能衰减、水域岸线侵占等问题。2021年以来,投入3687.7万元,实施金川河源头区生态修复及保护工程,共修复湿地931.36亩,在保障金川河充足生态基流的同时,有效改善了河流自净能力。

目前,全市“四乱”整治率和地表水环境质量达标率均达100%,2023年全市地表水、地下水水质优良比例达100%,湖库监测断面金川峡水库水质均达Ⅱ类标准,县级及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到或优于Ⅲ类标准。金川河流域观测断面水质常年保持全国前列,健康安全的水生态功能稳步提升。

一组组扎实的数据,成为金昌河湖治理成效的最佳表达。

河(湖)长制度“四梁八柱”越搭越稳

“早晨在西干渠边散步,满眼是盛开正艳的鲁冰花,配上金昌的蓝天白云,真美。”越来越多的市民在各种社交平台上晒出西干渠畔的美景,为风景秀丽的龙泉景观带“代言”。曾经一度“失去生命”的西干渠已蝶变为市民心中的美丽河流。

“以前家门口这条西干渠,就是一片乱石堆,渠两边全是荒草地,没想到现在这么漂亮了。”家住金昌市龙首家园小区市民翟兰云口中的西干渠原本是金昌市的一条泄洪渠。由于沿线环境脏、乱、差,被群众戏称为金昌的“龙须沟”。

2006年起,金昌市开始对西干渠沿线进行环境综合整治,建成了由西干渠沿线、龙泉公园等组成的龙泉景观带,并配套建设区域内绿化、景观、文化旅游等设施,投资约1.45亿元。经过改造提升,如今,河水清澈见底,将观景亭点缀得一派诗情画意。

为让每条河流碧水长流、沿岸绿树常在,让人们感受美丽河湖带来的幸福感,金昌市制定强有力的整改措施,持续推进河湖综合治理。早在2017年,金昌市就在区域内的东大河、西大河和金川河三大流域全面推行河(湖)长制工作。8年来,金昌河(湖)长制在组织体系、制度建设、体制机制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探索——

建立了由党委、政府主要负责人担任河长的“双河长”工作机制和市、县、乡、村四级河(湖)长组织体系。全市217条河流、12个湖泊设立四级河长276名、湖长38名,强化流域统筹协调。制定《金昌市全面推行河长制工作实施方案》等14项河湖管理制度,对河(湖)长制作出规定。

同时,建立落实河(湖)警长机制、“河(湖)长+检察长”协作机制、部门联合执法机制,推行“流域+区域”网格化管理,“保洁员+护河员+巡河员”河湖管护机制,强化各方监督,促进河(湖)长制责任落实。属地聘请2000多名河湖志愿者担任义务监督员、280名河湖巡查保洁员参与河湖日常监督、巡查和保洁,有效解决河湖管护“最后一公里”问题。

截至目前,全市四级河(湖)长共计巡河7911次,累计疏浚河道7.3公里、渠道21公里,清理河道垃圾和建筑垃圾9660立方米,打捞水库和湖面漂浮垃圾70吨。

随着金昌市河(湖)长制度“四梁八柱”越搭越稳,金昌境内每一条河流、每一个湖泊都有人管护,河湖面貌持续改善。成健 闻译竣 莫亚红

版权声明

为加强原创内容保护,日前,甘肃日报、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各子报、甘肃新媒体集团各平台已将其所有的版权统一授予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进行保护、维权及给第三方的授权许可。即日起,上述媒体采访、拍摄、编辑、制作并刊登的,包括文字、图片、摄影、视频、音频等原创作品,文创产品、文艺作品,以及H5、海报、AR、VR、手绘、沙画、图解等新媒体产品,任何机构、媒体及自媒体未经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许可,不得转载、修改、摘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并传播上述作品。

如需使用相关内容,请致电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