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金昌  >  县区聚焦

永昌:多元“造血”让村集体经济“壮”起来

 2024/06/17/ 20:54 来源:金昌日报 黄悦 蒋瑞彦

永昌:多元“造血”让村集体经济“壮”起来

  黄悦 蒋瑞彦

  夏日的永昌县城关镇黄家学村,清风徐徐,在该村村党支部领办的永昌合之源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一排排标准化牛舍宽敞整齐,牛舍里的肉牛正在津津有味地享受新鲜草料,并不时发出“哞哞哞”的叫声。

  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过程中,黄家学村牢牢牵住产业兴旺这个“牛鼻子”,通过与村民共商,达成共识,共建合作社,按照“产业规模化、生产标准化、经营市场化、管理规范化”的思路,引导村民发展畜禽养殖,目前已累计购进牦牛420头,新疆褐牛260头,通过养殖带动农户822户1953人增收。

  “合之源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去年购进的新疆褐牛,经过一年的养殖,已经出售;现在又从张掖进的‘西门塔尔’品种牛,我们现在精心饲养,它重点吃的是牧草秸秆和德华浓缩饲料,这两样配合好进行饲养,效果还是很好的。”合之源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饲养员孟有成说。

  秉着“群众受益”的理念,黄家学村通过党总支+企业+入股+租赁产业经营化模式,积极拓市场、联商户、带农户,为壮大村集体经济开辟了新路径。

  据城关镇黄家学村党总支书记狄振财介绍,黄家学村村集体经济收入主要有四个来源,一是村上的两个停车场,停车场每年收入可达到30万元左右。二是养殖场,养殖场总共建设了10栋圈舍,其中8栋是出租给农户,我们收取租费,另外2栋圈舍是通过党支部领办合作社,村集体在自己养殖。三是土地托管,我们把高标准农田统一管理起来,收取一定的管理费,也增加一部分村集体收入。四是依托“永昌肉羊”品牌优势,建成高标准养殖小区1个、养殖场10座,全村肉羊饲养量达到3200余只。并通过大力培育发展第三产业,全村从事餐饮、娱乐、汽修等服务业的群众达到220余户,2023年全村实现人均可支配收入21865元,群众增收致富的内生动力越来越足。

  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要举措。近年来,城关镇以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为抓手,用好用足各项优惠政策,突出支部搭平台,因地制宜发展壮大特色产业,实现了村集体有收益、产业得发展、群众获实惠的多方共赢局面。

版权声明

为加强原创内容保护,日前,甘肃日报、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各子报、甘肃新媒体集团各平台已将其所有的版权统一授予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进行保护、维权及给第三方的授权许可。即日起,上述媒体采访、拍摄、编辑、制作并刊登的,包括文字、图片、摄影、视频、音频等原创作品,文创产品、文艺作品,以及H5、海报、AR、VR、手绘、沙画、图解等新媒体产品,任何机构、媒体及自媒体未经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许可,不得转载、修改、摘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并传播上述作品。

如需使用相关内容,请致电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