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金昌  >  金昌市

循环发展生机无限——金昌推进循环经济示范城市建设工作综述

 2020/12/23/ 10:35 来源:金昌日报 记者刘伟业

循环发展生机无限

——金昌推进循环经济示范城市建设工作综述

  金昌日报记者刘伟业

  4月9日,全市2020年第二批重点项目开工仪式在河西堡化工循环经济产业园举行,15个在循环经济领域有代表性的“强链、补链、延链”及园区基础配套项目集中开工,总投资达43亿元。该园区负责人表示,项目全部建成后,将形成一系列产业链,实现区域内煤焦、电石、煤焦油、煤气循环利用、就地消化。

  我市坚持“循环发展、生机无限,资源有限、循环无限”理念,不断丰富完善循环经济金昌模式,构建以政府为主导、规划为先导、园区为平台、企业为主体、科技为支撑、项目为重点的循环经济发展机制,形成了企业小循环、产业中循环、区域大循环格局。

  时势倒逼 科学抉择

  发展循环经济是必然之路

  金昌是一座典型的资源型工矿城市,环保压力大、资源依存度高。不发展循环经济,可持续发展就无从谈起。

  为此,我市把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作为重要战略部署,邀请中国工程院、中国科学院有关院士和国内知名科研院所专家学者“把脉会诊”,修编完善《金昌市循环经济发展规划》,明确了发展循环经济的产业布局、方向和重点。

  金川集团公司自觉履行社会责任,持续推进“碧水蓝天十大工程”,社会效益显著。依托丰富的有色金属资源,大力发展有色金属深加工和新材料产业,实施镍铜钴盐类产品、无机化工产品等一批改造升级和产业延伸接续项目,积极向有色金属新材料及压延加工、原料化工、羰基镍和羰基铁等新领域拓展。全市镍铜钴压延产品、粉体材料、金属盐类、贵金属及稀有金属新材料等产业链条初步形成,有色金属深加工产品总量占有色金属产量的60%以上。

  按照资源综合利用、产业循环配套的思路,成功引进贵州瓮福、内蒙古太西煤、江阴天宇镍网等国内知名企业加盟金昌循环经济圈,通过企业联合,构建产业共生体系,不断延伸和完善有色金属及深加工、冶金、硫化工、氯碱化工、磷化工、煤化工、氟化工、清洁能源、建材和再生资源利用等十大循环经济产业链,促进产业结构由单一有色金属产业向集化工、能源、冶金、建材等多元共生产业发展方向转变,努力形成资源循环利用、产业共生发展的循环经济新模式。

  科技引领 园区承载

  推进产业集聚发展

  垃圾是放错地方的宝贝。曾是金川集团公司环保压力的二氧化硫,注入科技含量,制成硫酸,硫酸成为下游企业生产的主要原料,链条上所有企业都得益。

  我市注重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引导重点企业与科研院所建立长期稳定合作关系,积极开展工业固体废弃物高效利用开发和新技术、新产品、新设备的引进推广,运用先进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金昌市已与70多所高校、科研院所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建成博士后科研工作站1个、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国家级重点实验室1个;省级重点实验室3个、省级工程技术中心6个、省级有色金属新材料创新创业示范园1个、省级高新技术开发区1个、省级科技孵化器2家;认定国家级高技术企业28家、省级科技创新型企业11家;创建了“镍钴资源综合利用产学研创新技术联盟”“甘肃省镍钴新材料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等技术联盟。

  有了科技支撑,打造产业集群是关键。我市把金昌经济技术开发区作为发展循环经济的重要载体和平台,按照产业集聚、项目集中、企业集群、技术集成和利于循环的思路,规划建设金川工业园区、永昌工业园区和河西堡化工循环经济产业园。

  三大园区紧扣产业链招商引资,集中布局项目,成功引进金昌兴泰化工、甘肃金拓、甘肃瓮福、甘肃联凯生物等国内同行业强势企业加盟循环经济圈,大力发展PVC、硫酸钾、磷肥、合成氨、印花镍网等关联配套产业。投资主体不同的企业间均以上下游产品、副产品为纽带,形成了关联紧密的物料链、产业链。

  坚持市企共商共建和各类市场主体共创共赢理念,充分发挥金川集团世界500强企业号召力、中国有色金属行业骨干企业聚集力和金川品牌影响力,紧扣混合所有制改革和“三化”改造主线,通过体制机制创新,打造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利用镍钴资源综合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通过技术集成创新和引入行业龙头企业与上下游优势企业,补齐产业链条短板,聚集产业发展要素,构筑全产业链竞争优势,打造具有金川特色的有色金属新材料及化工循环经济产业集群。

  结合园区发展实际,从空间布局优化、产业结构调整、企业清洁生产、产业链延伸、能源资源高效利用、污染集中治理、基础设施完善和产业技术研发孵化等方面,实施金昌经开区国家园区循环化改造示范试点工程,相继获得国家专项补助资金2.08亿元,先后实施循环化改造重点项目19项,总投资60.9亿元。这些关键补链项目的实施,既有效解决了我市有色金属产业、氯碱化工产业副产的二氧化硫烟气、氯气、铜冶炼炉渣、镍阳极泥、白烟灰、电石渣、含铜废渣废酸等工业“三废”回收处理利用问题,又弥补了下游产业的原料缺口,有力提升了园区循环化水平。

  纵向拓展 横向耦合

  打造产业共生发展圈

  产业共生是发展循环经济的核心要义。以工业起家的金昌,并没有忘记一座城市的发展离不开一产和三产,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才能春满园。

  初秋时节,金昌乡村田畴似锦,沃野生金——农牧业产业化龙头企业遍布城乡,一条条农牧业产业链在田野上延伸;精深加工农产品走俏国内外市场,“金”字号招牌越擦越亮;订单契约型、服务协作型等农企利益联结机制带给农民更多实惠;科技人员走进田间地头,“零距离”服务农牧民,农畜产品质量安全实现“从田头到餐桌”可追溯。

  我市重点围绕农业面源污染治理、高效节水技术应用、农业废弃物循环利用,着力打造绿色生态农产品加工基地,积极构建循环农业体系。永昌县、金川区现代农业示范区创建为省级示范区,清河现代循环农业产业园、金昌现代畜牧产业园等创建为省级循环农业示范园。

  再生资源回收体系进一步完善。我市成立再生资源回收行业协会,培育10家企业为再生资源回收龙头企业;新建“互联网+社区回收网点”20个,再生资源利用水平大幅提升,全市废钢铁、废有色金属回收利用率均达到95%,废纸、废塑料、废橡胶回收利用率达到90%。

  污水再生利用能力显著增强。实施了金昌市污水处理升级改造及中水利用、金昌经开区污水处理、永昌县污水处理中水利用、河西堡镇污水处理及中水利用等重点项目。通过多层次、多形式、多载体、全方位的宣传推广方式,在全社会营造循环低碳的浓厚氛围。金昌经济技术开发区被认定为全省有色金属新材料创新创业示范园和全省循环经济教育示范基地。

  认真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打响叫亮特色旅游名片,着力打造航天科普旅游目的地,制定促进旅游业加快发展意见,出台鼓励游客来金优惠补贴暂行办法。第三产业增加值占比由2012年的18.7%增长到2018年的38.3%,成为全市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

  通过发展循环经济和产业集群,金昌市基本实现了由单一资源型经济向多元综合型经济的历史性转变,在解决资源、环境难题上取得重大突破,有力推动了经济转型跨越发展。

版权声明

为加强原创内容保护,日前,甘肃日报、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各子报、甘肃新媒体集团各平台已将其所有的版权统一授予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进行保护、维权及给第三方的授权许可。即日起,上述媒体采访、拍摄、编辑、制作并刊登的,包括文字、图片、摄影、视频、音频等原创作品,文创产品、文艺作品,以及H5、海报、AR、VR、手绘、沙画、图解等新媒体产品,任何机构、媒体及自媒体未经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许可,不得转载、修改、摘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并传播上述作品。

如需使用相关内容,请致电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