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金昌  >  金昌市

金昌市脱贫攻坚工作综述

 2019/11/04/ 09:13 来源:每日甘肃网-金昌日报

携手并进奔小康

——我市脱贫攻坚工作综述

  近年来,我市紧扣“两不愁三保障”目标接续奋斗,脱贫攻坚工作取得显著成效。全市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从3712户11608人减少到目前27户92人,贫困发生率从4.8%下降到0.04%,15个建档立卡贫困村全部退出,永昌县“插花型”贫困县摘帽退出。

  朝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美好目标,金昌正在全力奔跑、奋力冲刺。

  完善扶贫机制 靠实帮扶责任

  “我们驻村工作队由市、县有关单位选派人员组成,在帮扶工作中,坚持做农村脱贫政策的‘宣传员’,为农民群众解疑难、办实事的‘服务员’。”永昌县东寨镇红光新村党支部第一书记、驻村帮扶工作队队长薛立新说。

  市委、市政府精心谋划扶贫思路,明确扶贫重点,设立专门的农村扶贫机构,协调督促扶贫开发任务落实。组织开展了一系列精准扶贫活动,建立完善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三位一体”工作机制。成立由市级领导牵头的贫困村帮扶工作组,明确提出“不脱贫不脱钩”要求;整合力量组建15个建档立卡贫困村驻村帮扶工作队,选派32名优秀年轻党员干部担任重点贫困村党支部第一书记或副书记,帮助贫困村加快脱贫致富步伐。

  同时,组织开展市级领导精准扶贫大调研活动,扎实开展建档立卡工作,逐村逐户精准识别扶贫对象、制定脱贫措施,为推进精准脱贫奠定了基础。建立健全相关制度机制,制定完善减贫验收和业绩考核办法,严格落实干部驻村、“逢提必下”等工作制度,强化扶贫工作动态监测,采取定期不定期、定点不定点、明查与暗访相结合等方式加强督促检查,推动精准扶贫取得更大成效。

  夯实基础条件 改善人居环境

  “前年我们搬下山,住进了宽敞明亮的楼房,生活条件明显改善。”永昌县东寨镇红光新村村民王培林,2017年9月和其他94户居民一起,从永昌县新城子镇马营沟村和毛家庄村,搬到了位于红光园艺场的易地扶贫搬迁基地(红光园艺场已正式更名为红光新村)。谈及搬迁后的生活状况,王培林的脸上泛着笑容。

  永昌县易地搬迁是“插花型贫困县”的县内易地扶贫搬迁项目,搬迁户的住房和生活条件明显改善,劳务输出更加便利。

  我市坚持把精准脱贫与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建设美丽乡村相结合,按照统一规划、合理布局、协调推进的原则,加大项目资金整合,全力推进贫困村水、电、路、房等基础设施建设;结合石羊河流域综合治理、祁连山水源涵养区生态环境保护和综合治理,精心组织实施中低产田改造、新增千亿斤粮食产能田间工程、灌区续建配套和节水改造工程等重点项目,有效改善了农村生产生活条件。

  截至目前,全市累计新修村社道路540公里、衬砌维修渠道860公里、维修人饮工程260处、敷设饮水管道58公里、更新维修机井80眼、改造农村危房15648户。积极稳妥推进易地扶贫搬迁,完成永昌县焦家庄镇骊靬村104户、328人整体移民搬迁,启动实施了永昌县红光园艺场易地扶贫搬迁项目。

  培育富民产业 增加农民收入

  精准扶贫,增强“造血功能”是根本。

  王培林听说红光新村未来要发展乡村旅游,他准备借机发展农家乐,在家门口致富。“在党和政府的帮助下,我于去年脱贫,我相信有国家的好政策,再加上自己的努力,这日子肯定越过越红火。”

  我市坚持把产业扶贫作为贫困群众稳定增收脱贫的重要途径,按照产业化经营、规模化发展、区域性脱贫的思路,加大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力度,着力扶持贫困村、贫困户发展增收产业。

  为整体带动搬迁群众脱贫致富,根据永昌县现代农业发展总体布局和产业规划,永昌县与甘肃元生农牧科技有限公司签订了合作协议,按照“种养结合,循环发展,适度规模,低碳排放,林园统筹”的发展思路,坚持“以一带二、接二连三”的融合发展方向,充分利用红光新村现有资源和区位优势,紧密结合易地扶贫搬迁农户长期受益目标,打造集规模化奶羊养殖、科普教育、餐饮食宿、休闲观光、有机种植、传统农耕文化展示与奶制品加工销售为一体的全产业链田园综合体。

  立足贫困乡镇、贫困村自身实际和传统产业基础,突出发展高原夏菜和草食畜牧业两大优势产业,建成了以永昌县红山窑镇山头庄村、六坝镇七坝村为代表的设施农业基地和永昌县东寨镇头坝村、新城子镇西湾村肉羊养殖为代表的设施养殖基地,较好地实现了以产业连片开发带动区域贫困农户整体脱贫。

  大力培育发展种植大户、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组织等新型经营主体,形成了以永昌县新城子镇毛家庄村、六坝镇七坝村“入股分红+土地流转收益+务工收入”为代表的新型经营主体带动贫困农户增收脱贫模式。加快落实土地确权颁证工作,引导推进土地流转,稳定增加农民群众的财产性收入。

  坚持劳务输转与扶贫开发相结合,充分依托甘肃农业大学和驻地大企业的优质培训资源,统筹整合“两后生”培训、“阳光工程”等各类培训项目,有针对性地开展农民就业创业培训,努力提高贫困劳动力转移就业和自主创业能力。累计完成“两后生”培训2840人、农业实用技术培训11.5万人次、职业技能培训5500人,贫困村劳动力培训转移11.45万人次,实现劳务收入22.35亿元,贫困农户工资性收入超过年收入的50%以上。

  完善公共服务 提升幸福指数

  以满足贫困群众基本需求为落脚点,我市积极整合医疗、文化、卫生、体育等行业项目,加大贫困乡镇社会事业投入力度,扎实推进贫困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扶持修建校舍26万平方米,贫困村适龄儿童入学率达到100%;新建乡(镇)文化站12个;建成体育惠民工程37个,“一村一场”126个;建成互助老人幸福院84所。

  以基本医保为主体、大病保险为补充、医疗救助为底线的三重保障体系不断完善,城乡居民医保政策范围内住院医疗费用报销比例达到70%左右,城乡居民参保率连续8年达到96%以上。实现城乡低保一体化,符合条件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全部纳入低保范围,通过社保兜底方式实现政策性脱贫。

  加快农村集中居住点建设,加大农村危旧房改造力度,不断完善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农村发展环境全面改善。新建改造农村集中居住点55个,改造农村危房11418户;建成农村户用卫生厕所12933座、镇村公厕83座。

  扎实推进教育扶贫工作,确保贫困家庭学生“有学上,上好学”。建立完善了贫困学生入学保障机制和农民工子女就学保障机制,切实解决贫困家庭学生入学问题。依托全省精准扶贫大数据平台,扎实开展“一生一办法”活动,建立工作台账,确保教育扶贫政策到村、到户、到人,应扶尽扶。2018年,全市共落实各类资助、免费项目资金2578.16万元,受助学生达37335人次。深入实施“全面改薄”工程,累计投入资金26913.62万元,全市义务教育学校“20条底线”全部达标。

版权声明

为加强原创内容保护,日前,甘肃日报、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各子报、甘肃新媒体集团各平台已将其所有的版权统一授予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进行保护、维权及给第三方的授权许可。即日起,上述媒体采访、拍摄、编辑、制作并刊登的,包括文字、图片、摄影、视频、音频等原创作品,文创产品、文艺作品,以及H5、海报、AR、VR、手绘、沙画、图解等新媒体产品,任何机构、媒体及自媒体未经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许可,不得转载、修改、摘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并传播上述作品。

如需使用相关内容,请致电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