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金昌  >  金昌新闻

金昌:办好中运会,当好东道主

 2019/07/30/ 14:35 来源:每日甘肃网-金昌日报

办好中运会,当好东道主

——我们一切就绪

  8月1日至12日,为期12天的第四届甘肃省中学生运动会将在我市举行。全省14个市州及兰州新区、省教育厅直属学校16个代表团将在篮球、排球、足球等10个项目中激烈角逐。

  本届运动会也是目前为止参赛人数、比赛项目、志愿者人数最多的一届。同时,金昌组委会在办赛模式、竞赛组织等方面积极创新和探索:一是项目设置全,10个比赛项目中除篮球、足球、羽毛球等大众体育项目外,还设置了青少年喜爱的游泳、围棋项目;二是首次启用了电子打分系统,全力保障公平竞赛。目前,各项筹备工作已基本完成。

  首次启用电子打分系统

  记者从金昌组委会了解到,本届中学生运动会从全省选拔530名裁判员,赛前针对比赛项目、比赛规则等内容进行集体培训,确保赛事严格公平。

  金昌组委会竞赛总负责人杨武山告诉记者,大赛裁判员选拔全部达到二级裁判以上标准,年龄严格限制在50岁以下。赛用规则引用国家体育总局最新公布的比赛规则。

  除此之外,在田径、武术、健美操项目中首次使用电子打分系统,裁判员只需将参赛者完成动作的难度系数输入打分系统,电子打分系统就能评分,最大程度地减少误判,实现公平竞赛。

  精心安排改造比赛场馆

  场馆建设是办好赛事的基础和保障,是赛事成功举办的重中之重。在本届赛事中,10个大项的比赛场地分别由市第三中学、金川区第二小学、市金川总校第二中学、市游泳馆、市一中、市理工中专承担。本届运动会涉及比赛场地12个,其中新建投掷场地1个,改造比赛场地3个,利用现有场馆8个。各有关部门严格按照赛事标准建设,突出安全保障、质量保障、赛事保障。从细节着手,紧密跟踪督查,加强工程精细管理,确保按时保质完成;投入70万元升级改造了市体育场篮球比赛场地,购置更换了篮球架,修缮了市体育馆看台座位和旗台;投入280万元完成了市游泳馆装修及内部设施更新改造。

  “目前新建改造场馆进展顺利,在场馆建设过程中,注重落实节俭办赛的要求,既满足比赛需求又考虑赛后利用。”杨武山介绍,大赛确立了以市体育局系统、院校和市级场馆为主的场馆布局模式,承担赛事的12个场馆中,有10个布局在院校。本届比赛注重赛用结合,今年新增的游泳比赛项目,场地安排在市游泳馆,既节约建设费用,又可提高赛后综合利用效率。

  全力做好医疗保障

  本届运动会比赛项目共计10个大项102个小项,运动员、裁判员、志愿者和工作人员近4000人参加盛会。金昌组委会以高标准、高水平做好比赛各项安排工作,制定赛事总规程、各单项规程,落实比赛器材,做好接待工作。

  大赛贯彻以人为本的方针,实行统一领导、分级负责。在第四届甘肃省中学生运动会金昌组委会和医疗保障领导小组的领导下,坚持“早发现、早报告、早干预”“猝死黄金4分钟救护”和分级保障原则,做到医药物资准备充分,医务人员反应迅速,急诊急救处置得当。成立疫情防控、血液保障、卫生督察等7个小组,确定市人民医院为运动会期间医疗保障的承办单位,在市三中、市体育场、甘肃有色冶金职业技术学院、市游泳馆各设置一个医疗站,全力保障参赛期间医疗工作。

  受领任务后,各级医疗保障点以日常卫勤保障工作、岗位练兵活动为平台,锤炼保障本领,迅速掀起练技能、应挑战、迎盛会的热潮。

  与此同时,大赛还面向市直教育系统各学校定向招募志愿者208人,分别从通用知识、专项业务知识培训、场馆知识培训、岗位技能培训、团队管理能力5方面集中培训,为大赛提供全方位志愿服务。

  提供贴心的食宿服务

  据了解,来自全省2923名运动员、教练员的食宿安排在甘肃有色冶金职业技术学院。

  “为了让运动员解决后顾之忧,让运动员吃好、住好,我们把运动员统一安排在学校宿舍。”在甘肃有色冶金职业技术学院,后勤处主任赵登峰给记者展示比赛期间所有运动员的食谱:早餐6种小菜、18种主食、4种面食、3种粥。午餐4荤4素,主食、面食、杂粮、汤类一应俱全,每天保证都有牛肉,所有糕点为脱水、无水糕点,禁放奶油……同时,学院从参赛师生的就餐、住宿、洗浴、开水供应、超市、校医、物业、通讯、赛前训练场地、会议室、安全保卫等方面积极准备,为参赛的运动员提供贴心、用心、放心的服务。

  此外,为迎接第四届甘肃省中学生运动会,我市大力推进交通秩序整治,全面提升生态环境质量,突出文化品位,彰显城市特色,着力提升城市品质和管理效能,以环境优美、服务优良、安全有序、文明和谐的城市形象,力争把本届中学生运动会办成一届创新、安全、节俭、绿色、精彩的体育盛会。

版权声明

为加强原创内容保护,日前,甘肃日报、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各子报、甘肃新媒体集团各平台已将其所有的版权统一授予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进行保护、维权及给第三方的授权许可。即日起,上述媒体采访、拍摄、编辑、制作并刊登的,包括文字、图片、摄影、视频、音频等原创作品,文创产品、文艺作品,以及H5、海报、AR、VR、手绘、沙画、图解等新媒体产品,任何机构、媒体及自媒体未经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许可,不得转载、修改、摘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并传播上述作品。

如需使用相关内容,请致电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