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金昌  >  永昌县

永昌:新农宅里的“电生活”

 2019/03/20/ 09:08 来源:每日甘肃网-金昌日报

新农宅里的“电生活”

  每日甘肃网3月20日讯 据金昌日报报道  3月5日,走进永昌县六坝镇九坝村的那一瞬,记者被眼前一排排白墙灰瓦、拔地而起的崭新的农宅震撼着,本能地想将眼前的这种巨大变化,还原成七八年前到此采访时见到的村庄样貌,但无论如何,却再也找不到那些曾经熟悉的景象,取而代之的是记者急于想告诉大家的一份深刻感受——我们的国家在实施精准扶贫战略方面有多拼!我们的各级党委、政府在响鼓重锤落实中央政策、改变农村面貌、改善农民生活方面有多拼!

  还是让我们先走进这些农家去实地感受一下吧。

  九坝村四社的南长云和同村各社的51户村民一道搬迁后,新家就安在了九坝村村委会旁边。这套63平方米的住宅,乍一看,外观与永昌县其他乡镇的新农宅没有太大的区别,但仔细一看便发现灰瓦铺就的屋顶上多了一层飞檐。经过村文书徐尚元介绍,我们才知道了它的奥妙所在,那个飞檐不仅仅是装饰品,它更重要的职能是收集太阳能,用来发电。飞檐上架设的六块太阳能板,将收集到的热能,通过装在屋子后面的电脑主机样大小的箱式逆变器转换为电能,借助“自发自用,余电上网”的分配方式,将剩余的电能源源不断地输送到国家电网之中,在满足村民需求的同时,为壮大村集体经济作出了贡献。

  走进南长云的新家,屋内的设施又让我们大开眼界,客厅北面靠墙处近3米长的家庭影院显得气派华丽,大电视、大音箱、功放、放映机一应俱全。客厅的左手边是厨房,里面紧凑地安放着全套电炊设施,电炉子、油烟机一顺的黑色面板铮亮如水晶。室内的卫生间里,又是一片亮眼的白,白色的美的牌电热水器和相配套的淋浴花洒占据了卫生间的一隅,白色的抽水马桶干净整洁地安放在另一个角落里。在主人的卧室中,我们还翻看了一下传说中的电暖炕,四块“暖媳妇”电热板拼成长2米、宽1.7米的加热区位于炕中央,可调节温控器挂在炕边的墙上,睡前高温加热,睡时调为低温,既干净又节能,屋子里闻不到一丝土炕的烟味。

  南长云今年64岁,老伴57岁,2017年10月搬迁至此居住。说起入住新家的感受,老两口总结了三大好处:过去做饭烟熏火燎不说,还费时间,现在从坐锅到吃饭不到20分钟;过去烧炕一入秋就开始收拾柴禾,每年从9月份开始,每天要烧两次炕,热就热得很,但费时费力还把人熏得一身炕烟味,现在开关轻轻一推,一忽儿时间,炕热了,啥味都没有,干净卫生得很;过去干一天农活出一身汗,一年也洗不上个澡,现在想几时洗就几时洗,感觉才活出了个人样。

  这一切的变革源于一个项目——九坝村居民屋顶光伏发电扶贫项目。

  九坝村是永昌县15个建档立卡贫困村之一,2016年底已实现整村脱贫,在全县率先摘帽。为了使脱贫工作不反弹、有保障,九坝村积极落实镇、县、市党委、政府决定,按照“规划引领、项目聚集、集中连片、群众参与”的原则,积极实施光伏发电扶贫工程。该项目由村上统一规划,在全村范围内吸纳了51户改造意愿强的农户参与建设,每户享受政府补贴4万元,个人筹资6万元,在村委会旁边建成了51套高标准农宅,并在每户屋顶安装了分布式光伏发电设施。2018年6月,项目正式投入使用,根据当时的协议,为每户每月实际补贴电量60度。

  充足的太阳能资源,为这里带来了丰富的电能。在一根根银线上源源不断地穿行的电流,改变了村民们的传统的生活方式。项目建成后,入住其中的村民一改旧日的生活方式,全部过上了“电生活”。九坝村相关统计数据显示,该项目年均发电量约为10万度,仅此一项,就能为村委会每年增加10万元的集体收入,为巩固脱贫成效加了一道保险。

版权声明

为加强原创内容保护,日前,甘肃日报、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各子报、甘肃新媒体集团各平台已将其所有的版权统一授予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进行保护、维权及给第三方的授权许可。即日起,上述媒体采访、拍摄、编辑、制作并刊登的,包括文字、图片、摄影、视频、音频等原创作品,文创产品、文艺作品,以及H5、海报、AR、VR、手绘、沙画、图解等新媒体产品,任何机构、媒体及自媒体未经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许可,不得转载、修改、摘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并传播上述作品。

如需使用相关内容,请致电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